食唐之我忆>穿越历史>小阁老 > 第四十八章 以工代赈不容易
    养活同样的人数,需要的粮食会翻倍的。

    十几几十万灾民,要是放开了吃,粮山都能几天给你吃光了!

    所以不是那些长官们太蠢想不到,而是实在没那个实力以工代赈呐。

    还不如把粥熬得稀一点,再加点麸子、杂草、沙子,让老百姓吃个三分饱,躺着捱日子呢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但在来昆山的路上,赵公子就已经力排众议,决定在昆山推行以工代赈了!

    这法子太合适昆山了。这年代修堤就是拿人堆,人越多效果越好。

    而且老百姓都有活干、有饭吃,社会治安也就稳定了。

    另外年终时,还能作为亮瞎眼的政绩,写进赵二爷的总结报告里,将来说不能还能青史留名呢。

    毕竟‘以工代赈’素来都是跟历代名臣挂钩的……

    只是这一招千好百好,没有足够的粮食,就是玩火了。

    “过两天断粮了怎么办?”吴承恩苦着脸问道“会出大乱子的。”

    “今天最晚明天,伍记的船队会送来三千石存粮。”赵昊给他吃颗小小的定心丸道“然后陆续还能有个一万石左右,差不多半个月内就能送到吧。”

    “那也就是半个月的量。”吴承恩无奈的看着赵昊。“这下知道以工代赈的可怕了吧?那就是个无底洞啊。”

    “这几天林中丞就到苏州了。”赵昊想一想,挠头道“他应该会让府里再调拨一批。”

    “那还成。”吴承恩松口气道“有巡抚大人亲自照会,知府衙门就是再拖延,十天半个月也能送来粮食,正好接上。”

    “那个指望不得。”谁知赵昊却摇摇头道“巡抚只能命令知府,不能亲自操办,有的是办法拖一两个月。”

    “蔡知府干嘛要拖我们啊?”吴承恩不解问道“难道昆山县不是他治下吗?”

    “蔡知府是高阁老的学生……”赵昊瘪瘪嘴道“听说,去年是高肃卿亲自打招呼,把他从户部郎中调升为苏州知府的。”

    “高拱?”吴承恩一愣道“那又怎样?难道你爷俩除了得罪徐阁老,还得罪了高阁老?”

    “这跟我父子没关系。”赵昊不由讪讪道“是我家老爷子,据说跟高拱有死仇。”

    “呃,好吧。”吴承恩的嘴角也抽动两下,心说这下可好,成孤军奋战了。